突破!我校《建筑设计初步》课程认定为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23-06-17浏览次数:0


走进校园 是为了更好地走向社会

根据教育部近日公布的《教育部关于公布第二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认定结果的通知》,我校艺术&国际设计学院教师团队建设的《建筑设计初步》(线下课程)被认定为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



“双万计划”是教育部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行动。第二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以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为标准,推动教学理念、课程结构、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方法改革,在提高课程质量、推动课堂革命等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效。

与首批一流本科课程相比,第二批课程具有课程结构更优,课堂改革更深入的特点。从课程结构看,第二批课程更加注重课程对不同人才培养目标的适教性,进一步优化了学科结构、区域结构和类型结构。从课堂改革角度看,第二批课程反映了中国式教育现代化和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通过落实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大力推动先进教育理念,促进数字化优质资源和创新性教学方法应用于教育教学改革,加快教育教学的新形态形成。

本次入选的课程《建筑设计初步》是我校环规系(环境设计、风景园林、城乡规划)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学科基础课,课程自2007年开课以来,主讲老师和助教认真负责、不断丰富教学内容,完善课程体系,受到了环规系师生的广泛好评。


课程特色方面以地域性为重,注重学生对空间能力的训练和教学方法的掌握,培养理性的设计观。理论讲授主要依托“设计课题”完成,内容涵盖建筑学中的基本问题,包含空间、结构、材料、功能与环境五大部分,并在课程作业布置过程中强调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深化设计内涵。重点培养学生基本的造型能力、空间组织能力,初步的功能应对能力和环境应对能力,以及帮助学生正确地理解、分析、借鉴、发展、落实建筑设计思维方式,为今后系列设计课程奠定扎实的设计基础。



课程融入教学改革创新,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地域感知层面。课题设计从初看建筑——空间建构开始持续要求关注三亚热带地域环境,到最后一个综合小型建筑设计,突出热带气候特色,有意识考虑自然通风、降温、遮阳等常见地域性问题,培养理性的设计观。


其次,空间体验方面。空间建构训练中让学生通过模型制作1:10,1:5的尺度变换,到建构节1:1的真实搭建使学生对尺度、材料与结构有深刻的认识,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建构思维,以及对材料的认知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第三,创新实践方面。转变教学模式,以研究项目带动教学,通过教师带领学生开展田野考察、实地测绘,以创新创业训练为平台,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全国设计竞赛等活动。


本学期“建筑设计初步”课程组在原有成员的基础上,增加了建筑制图的徐啟春教授、艺术考古的吴昱老师,同时加入年轻有朝气的教师刘屹然、焦芸珊、姜佳文、华雪莹等。多位教学经验丰富的教授与不同专业背景的年轻教师,使本课程组在教学内容上从深度到广度都融入了新的血液与活力,让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更为系统、连贯的对专业知识进行运用和掌握。各学科教师也可以在结合三亚地域与人文特色的同时,深耕各自专业,为各学科之间的沟通联展打下坚实基础,保质保量推进各学科健康发展。




图片
教师感想

我曾在设计中纠结、挣扎过,深深理解同学们入学时的不适应和惘然无助。在和学生们的接触中,深刻感受到艺术生对理论和文字的茫然,同时也意识到好习惯的养成对初学者有多么重要。当我阅读了原口秀昭的《漫画结构力学入门》时,思维豁然开朗,一个知名建筑师竟然将复杂无聊的结构力学知识以漫画形式展现,这种既深入浅出又新颖的方式让人很是震撼。虽然古今中外,在设计领域卓有成就者都付出了很多艰辛劳动。但面对初学者,我们的初衷在于,让大家喜欢这门课,并热爱这个专业,感受到这个专业带给大家的一种崭新和别致的视角。当我们喜欢并深爱专业时,就能够身在其中,以苦为乐了。


设计教育的核心是创新精神的培养,而《建筑设计初步》作为低年级的专业入门教育,应着眼于创造力在形成中的过程,希望给刚跨入专业学习的年轻人埋藏一颗“发芽的种子”,试图唤起他们对这个平凡世界的好奇心,而好奇心将会成为未来创造力的源泉。


——课程负责人 陈琳教授

《建筑设计初步》是我院环境设计、风景园林、城规规划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入门基础课,教材采用的是我院陈琳教授的著作《建筑初步》(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9年第二版),教材充分吸收国内外名校教学经验的基础上,不断融入学科发展动态和前沿问题,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逐渐形成了完善、成熟的教学体系,以“功能与空间”、 “场地与环境”、“材料与建造”等建筑基本问题为线索,引导初学者如何全面地认知建筑和建筑设计,了解建筑学人今后主要从事什么工作,进校后学习什么以及如何学的问题。


作为职业建筑师培养,从一开始就要让他们有一个全面正确的建筑观和建筑设计观,了解建筑学涉及与关注的基本问题,课程采用讲课与课堂作业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结合建筑测绘与模型制作、先例分析、茶室设计几个课程作业练习,初步掌握建筑设计的基本表达方法和技能,把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和技术的训练融为一体.


——课程教师 吴耀华教授

建筑设计初步这门课程是学科的基础课程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大学一年级开设建筑设计初步课程,不仅是为了引导学生在大建筑设计领域奠定坚实的基础,更是为了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他们今后的学习和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建筑设计初步课程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建筑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概念,包括建筑的形式、空间、结构、功能、材料等方面的知识。我们通过案例分析和设计实践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鼓励他们尝试不同的设计思路和方案,尝试新的可能性,并锻炼设计的表现能力。小组式的任务安排又锻炼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同时案例介绍与评图的过程也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作为一个设计师如何让别人,甚至是完全不懂设计的人接受你的设计并认为你的设计是优秀的也是十分重要的一种能力。通过这门课程的教学,我能够看到学生在建筑设计方面的进步和成长,也能够感受到他们在学习和实践中的热情和努力。


——课程教师 刘屹然

在这个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学生们获取知识的途径愈发丰富,获得知识的门槛降低,以兴趣出发的引导性课程是有必要置于课程体系开端的。


《建筑设计初步》是面向初入校园的大一新生而设立的课程,可以帮助学生实现二维平面向三维空间转化思维训练,为后续课程打下了坚实基础。授课过程中,帮助学生将奇思妙想一一实现的过程正印证了课程的意义。在每次的小组合作中,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人翁意识,通过实践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思考方案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既激发了同学们的热情,又加深了班级内部的合作意识,为将来步入社会后快速融入工作环境,提供了良好条件。


总之,《建筑设计初步》课程获选第二批国家一流本科课程是一个全新的开始,为应对即将到来的自贸港建设机遇提供了必要准备。


——课程教师 吴昱

建筑横跨技术、艺术领域。全世界的建筑教育分别存在着技术、艺术融合与分离两大流派。如果从古希腊建筑师维特鲁威斯的“实用、坚固、美观”出发,技术与艺术的结合是建筑的本源追求。


建筑是“人类生活的容器”,建筑要求坚固的同时,形成的空间与环境也很重要。建筑作为产品,现场生产,同时要求符合法规,实用;作为商品,要满足市场;作为作品,要有永恒的美感,因此追求多元价值是建筑的显著特征,也是与其他产品的根本区别。


在当代社会,简单地堆砌技术与艺术,并不能成就一个伟大的建筑,同时还要处理社会、经济、心理等多方面的问题。因为建筑与人类生活密切接触,建筑的学习很多依靠体验与体会。可以说,我们身边的一切都是建筑学的教材,阅读这些教材的重要方法是“多走,多看,多记”(用脚、眼、手思考),也是从古至今学习建筑的基本方法论之一。


——课程教师 何经


建筑初步课程是环境设计、风景园林设计和园林设计大一新生的必修课,也是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本门课程可以使学生对建筑设计有一个整体全面的了解,通过对建筑大师及其经典作品的深入研究,和小组协作亲自动手制作模型,使学生更好的吸收课程内容,同时也提升了学生们对于本专业的兴趣,加强了学生之间的沟通与协作。在此基础上,运用掌握到的知识进行下一步的茶室设计,将所学内容立即应用到实际,活学活用,寓教于乐,在严谨愉快的氛围当中学习到全面系统的建筑设计知识,为日后三年多的学习生活打好基础。

作为新进教师,本学期有幸参与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的教学工作中,这对我来说既是荣耀也是考验,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提升自身素质,以这门课程为起点更好的开展教学工作,带给学生们更好的课程体验和知识内容。

——课程教师 姜佳文

伴随我院《建筑设计初步》课程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作为规划专业教师对于建筑初步课程了更清晰的认知:《建筑设计初步》课程的设置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建筑设计的基本知识,了解建筑设计的基本过程与基本规律,同时能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已学的知识解决设计具体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建筑艺术素养。

我院的《建筑设计初步》课程实践取得良好的成效,离不开教授们对于本课程的精心设计:其一,在理论讲授方面,涵盖建筑学中空间、结构、材料、功能与环境的五大基本范畴。其二,在课程作业方面,以先例分析、微型建筑设计等作为锻炼思维、提升建筑设计能力的重要环节,激发学生充分施展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其三,充分立足于建筑素质培养的同时,课程本身还在尝试多种创新探索,例如以研究项目带动教学,实现在不同专业的学生的课程讲授重点有所区别和衔接,体现教育的个性化。

——课程教师 华雪莹

建筑设计初步,顾名思义,是学习建筑学相关课程的学生对建筑设计领域进行初步了解的课程。本课程开设的主要目的就是培养学生对于建筑学领域相关理论、知识和审美等的基本概念,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课程的教授过程不是大量灌输建筑学知识,而是为同学们建立起建筑学领域的基本概念,为他们打下后期学习的地基,并引导他们学会进一步搭建高楼大厦的方法。比如,如何自主收集需要的参考资料、如何解读并学习其他设计师的建筑、建筑设计应从哪里着手、模型制作有哪些基本方法等等。为此,我们教研组的老师们精诚合作,不断对课程进行优化更新,不断探索如何更好的培养学生。本次《建筑设计初步》课程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是对教研组前期努力的肯定,也是对大家继续进步的激励,相信我们的课程会越办越好。


——课程教师 焦芸珊





图片
学生评价

从初看建筑到茶室设计,让我真正了解什么事建筑,也渐渐热爱上建筑。觉得从设计到实现是一种享受。对小组合作感受特别深刻!最愉快的也是茶馆设计的合作。很顺利地完成了。当然,对自己也有不满意的地方,纸质屋面和宿舍改造,因为一开始只顾设计忽略了要求,让实物无法实现。实现的改造已经没有了亮点就仓促交差了,也是对我很好的一个教训,让我知道当一名设计师,结合实际是最重要的。


这门课给我的大学生活带来了许多。渐渐地热爱自己的专业,同时也很开心,在与陈琳老师教与学的过程交流中,彼此成为了朋友。完成的作业也很顺利。结束这门课程之际,仍觉得意犹未尽。可以说建筑初步是让我踏进环艺专业的指明灯,老师是启蒙者,而我,将会稳稳地把握着自己的船舵向前走。


——环境设计08级  陈亚丽


建筑设计初步课程的最大特色就是能给学生一个自由的平台来展现自己的想法,锻炼自己的勇气和口才,展现自己的学习成果。这门课程打破了过去我对教学的课堂的单一性认知,第一次发现课程还可以这么讲,打破了过去单一地以考试来评价学生你能力的方法,建立全方面,多维度,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多元化的教学评价体系。


这门课堂教学中是将教师转变为教育课堂教学活动中的组织者,设计者、指导者和参与者。在课堂上,学生被当成是单独的学习者,以前的课堂上只能当一个听众。但是,现在却能真正的讲出自己的观点及见解。我认为这种教学方式能够增强学生自主钻研的能力,同时也增强了我对这门课程的期待。


——国际设计学院环境设计21级  郝铨宇



图片
结束语

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课程质量直接决定人才培养质量。三亚学院高度重视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推动建设高质量本科教育。2023年是三亚学院的课程建设年,本次《建筑设计初步》入选国家一流课程,对艺术学院优化教学体系、提升教学质量、培养学术人才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我校将继续大力推动一流专业课程建设和高质量发展,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国家一流本科课程的示范引领作用,健全一流课程管理与评价制度,持续推进课程改革创新,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推动课堂革命由外在推力转为内生动力,为加快推进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来源 | 高教研究与质量评估中心 艺术&国际设计学院


已无更多数据

地址:海南省三亚市吉阳区学院路三亚学院东区校友办
电话:0898 8820 0278(校友卡热线)
邮箱:USYXIAOYOU@126.COM
邮编:572022
版权所有:三亚学院 琼ICP备14001034号DESIGN BY TAOYUAN